又達成一個小目標(嘿嘿!國外自由行的小目標,雖是有點偷斤減兩,自己並沒有下多少準備功夫的自由行).
設定目標,緩步,穩定的前進,享受過程,享受達成的歡喜,也享受未達成的懊惱.
第一次日本行,有一些特別的體會,分享給大家.
國外自由行,其實跟在台灣到處趴趴走一樣的意思,只是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語言又不通,加上文化的差異情況下,在移動上就變得不簡單了,
從桃園機場至關西機場
其中最特別是從關西機場搭高速船到神戶,看地圖就能知道這是最短的一種交通方式,大約30分鐘就能到達.
這次去的幾個地方,都需要對交通有一定的準備與了解,才會順利,感謝主辦人員的辛勞.
臨空城OUTLETS(RINKU PREMIUM OUTLETS).
摩耶纜車.
摩耶山掬星台.
有馬纜車.
有馬溫泉町.
IKUTA ROAD.
姬路城.
好古園.
姬路城商店街.
魚之棚商店街.
摩賽克廣場(Mosaic).
神戶港塔.
伏見稻荷神社.
JR京都站.
金閣寺.
錦市場.
京都拉麵小路.
明石大橋.
孫文紀念館.
三井Outlet(奧特萊斯購物城).
UCC咖啡博物館.
北野異人館巷.
北野坂星巴克.
百坪賣場及生鮮超市.
神戶布引花園.
生田神社.
對於要順利完成旅遊,有一點點小想法:
1.行前規劃-要去哪裡,做甚麼...等,在國內旅遊也是要如此,只是相對花更多時間.
2.交通資訊-電車的,公車的,所幸現在有google map,也比較能容易了解地理狀況.
3.擺明自己就是外國人,不要怕吃虧,這樣比較不會產生誤會;像我在結帳時,會直接跟收銀員,直接喊一聲"Hello",讓他清楚我是外國人,先有點心理準備,而且五大三粗的一個人,也不怕人家想對你怎樣,反而會擔心你想對人家如何?如何了!(哈哈哈)
4.最好能說一些當地話.
5.最好能先辦在當地上網,可以隨時查資料,以備不時之需.
聽說日本一條軌道有很多不同系統(公司)的電車一起運作,要懂得時刻不容易,反正我是不了解他們的月台即時顯示資訊,有時候明明有哪班車的資訊,但是車就是沒來.
至於飲食的部分,就我在台灣吃日本料理的經驗,原本以為不會差異太大,沒想到這麼不同.
第一天午餐在臨空城吃豬排蛋包飯
第一天晚餐是飯店旁餐廳的豬排烏龍麵 ,再吃的時候,心理偷偷的想,以後七天的晚餐,就吃這個了(省得麻煩),
第二天午餐與晚餐為六甲山公園(姑且稱之)內餐廳,前菜麵,濃湯,六甲牛肉,六穀飯,啤酒及在IKUTA ROAD的一蘭拉麵吃豚骨拉麵加麵(替玉).
第三天午餐與晚餐為好古園內餐廳和摩賽克廣場(Mosaic)吃到飽餐廳.
第四天午餐與晚餐為金閣寺外餐廳的拉麵及京都站京都拉麵小路的拉麵.
第五天午餐與晚餐為三井Outlet(奧特萊斯購物城)內餐廳的牛肉飯暨烏龍蔬菜麵及麥當勞.
第六天午餐與晚餐為購物中心的中華料理-叉燒麵暨麻婆豆腐飯和飯店旁吉野家的蔥花生雞蛋牛肉蓋澆飯XL號.
第七天午餐與晚餐為超市的壽司+沙拉+賣茶和飯店旁立食的溫泉蛋+炸油豆腐+炸野菜+烏龍麵.
第八天午餐飯店旁餐廳的牛肉丼.
覺得很特別的:
1.不知道是不是關西口味的原因,只要是有湯的麵,都非常鹹,連我覺得自己已是吃蠻重口味的,也有點受不了,吃完後,得喝不少水.
2.也向同伴要了一點蕎麥麵來吃吃看,麵本身好像很難沾上湯汁味道,吃起來甚是無味.
3.紅薑也是鹹的.
4.醃梅也非常鹹,吃不太下去.
5.他們的抹茶很好喝,不曉得為什麼不喜歡喝台灣的抹茶(太甜嗎?).
6.加麵(替玉)的習慣跟台灣好像也不一樣,先上一碗麵,等到確定要加麵,再跟老闆說,會給一碗現煮的乾麵,讓你加到原來的麵湯裡.
7.吃到飽餐廳,不如台灣的好吃與豐富.
8.立食是一種特別的經驗,桌子很低,必須彎著腰吃,左手要撐著桌面,不然臉可能會栽在碗裡(哈哈哈).
9.到要用英文時,才正確認知到自己的英文到底有多爛.
還有在有馬溫泉金之湯泡溫泉,也是蠻特別的體驗,全部的人坦誠相見,頭上頂著一條毛巾的日本式泡湯,當然也不怕別人看,我們也不比別人差,對不對!不過可能是室內環境的關係,覺得很悶,待了差不多30分鐘,就趕緊出來了,
另外好像衣服帶多了點,這時候天氣乾冷,並不太會流汗,不需經常換衣物;不過由於乾燥的關係,脫衣服時,一定會聽到霹哩啪啦的靜電摩擦聲音,覺得很危險,很怕被電到.
PS.好不好玩?與對的人同遊,不論在何處,一定都會覺得歡喜的.
有想到甚麼再加.
更多照片在
日本神戶8日遊Day01
日本神戶8日遊Day02
日本神戶8日遊Day03
日本神戶8日遊Day04
日本神戶8日遊Day05
日本神戶8日遊Day06
日本神戶8日遊Day07
日本神戶8日遊Day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