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是有點走馬看花,但還是能感受到太魯閣的壯觀以及自然環境的壯闊與美麗.
這次旅程安排搭火車來回花蓮.到了花蓮再以遊覽車接續後面的行程.
來回的兩班的火車車次從今年4/29都改成新自強號(普悠瑪號Puyuma),非常快,一趟約2個多小時.
就會想到紀曉君唱的那一首"故鄉普悠瑪",有著濃濃思鄉之情,輕快,卻不會太哀傷這首歌.
聽說未來會興建北宜直鐵,從南港接宜蘭頭城,完工通車後台鐵列車可望提速到最高時速130公里,由台北到宜蘭普悠瑪號,太魯閣號較目前節省18分鐘,自強號可省下38分鐘,路線容量增加.台北到宜蘭最快47分鐘,宜蘭將成為台北通勤圈範圍.
不曉得這是不是好事,會不會又增加讓那些官員與政客在其中上下其手的機會,其實我認為現階段應該是要解決"運量"的問題,改善宜蘭,花東線一到假日一票難求的狀況,至於要縮短運程時間而是否要興建北宜直鐵,是可以再討論的,應該要好好想想未來的宜蘭,花蓮與台東到底要成為什麼型態的區域,想要變成什麼樣子.
多想了.
第一天
感謝主辦人員一大早起來準備的貼心早餐-麥當勞和神秘小禮物.
到花蓮時正下著雨,還不小,只能放棄日光步道的行程,改去花蓮酒廠.
世界唯一,最薄,最大的純金9999金箔牆(花蓮酒廠標示著).
我覺得花蓮酒廠的待客心理,準備得不是很好,感覺上亂亂的,我認為一家像這樣販賣商品的展示場,除了那些標榜特色的店家外,不用強調豪華,但整齊,清潔,明亮,乾淨應該是硬道理,當然這純粹是我個人的想法.
慶修院.
不動明王.
第一天的午餐在櫻之田野休閒養生小館,是一間現採鮮嫩野菜,健康吃到飽的餐廳,清一清我們油膩的腸胃.
在花蓮晃晃,再來就準備前進太魯閣(Taroko)了.
先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聽一聽導覽介紹.
下午的雨勢漸小,還是要走走預定的行程.
砂卡噹步道,沿著砂卡礑溪而行,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
來過花東多次,這是第一次到太魯閣,唯一的感受是"壯觀",很令人震撼,這就是我們台灣的好山好水.
在走砂卡噹步道時,發生了一點意外,山壁上的樹木落下,把步道的欄杆壓壞,威力強大,幸好沒有砸到人,應該是下雨土石鬆動造成的.
接著是到今晚住宿的天祥青年活動中心Check in,很整潔,沒有異味,一定能睡個好覺.
晚上就在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的餐廳用餐.
天祥青年活動中心晚上19:30有"太魯閣步道巡禮與初級登山裝備介紹"與天祥有約系列講座,不過沒參加,和一群人坐在咖啡廳打屁聊天.
第二天
早晨的氣味很清新,很輕鬆,很棒,就像十幾,二十幾年前鄉下的感覺一樣,現在回到鄉下,早晨起來再也感覺不到那股清新了,在那個剎那間什麼都不用做,靜靜的看著,感覺著就很好了,可以讓我們的心靈特別的平靜與清澈,要好好珍惜這片刻的感覺.
白楊步道,"多隧道"與"多水"是步道的兩大特色,主要是為建水壩而開,因為隧道多而且多水,要記得帶手電筒和雨衣(雨具).
走在比較長的隧道中,看不到前方隧道盡頭的光亮,雖然有手電筒,但是還是會讓人迷失方向,分不清上下,腦袋頓時有混亂的感覺,幸好有地心引力的存在,只要鎮定下來,最後還是能慢慢的走到終點的.
白楊吊橋與白楊瀑布.
水濂洞,原為台灣電力公司的施工道路,來到此處,一定要進去探險一下,感受經過層層過濾的水濂瀑布淋浴的感覺(水很乾淨.很冰),不過要去感受淋浴的感覺一定要特別注意腳下的坑坑洞洞,落差還蠻大的,一不小心就會跌倒(要記得帶拖鞋).
中午再回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用餐
吃飯前到天祥遊客服務站走走,各自走回天祥青年活動中心一起用餐.
在山壁上硬是鑿出一條通道.
準備回到花蓮市區的名產街,讓婆婆媽媽展開Shopping行程和晚餐.
原本氣象報導今天會下雨,結果一整天都沒下,感謝天公作美,到了火車站等車時,才開始下起雨來,接近:23:00回到台北後,也沒有下雨,感恩ㄚ.
見山觀山,見水戲水,才不枉我們千里迢迢遠遊,如果不能放開心胸享受山水之趣,處處與台北一般模樣,待在台北就好,沒有必要操勞奔波!所以一定要讓心情放鬆,再放鬆,才不枉走這一遭.
感謝婉順與素梅的安排.
更多照片在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3628189953589056591/_20140503?noredirect=1
很可惜,拍不出太魯閣的大器與壯觀.
想到什麼再補.
感謝婉順與素梅的安排.
更多照片在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3628189953589056591/_20140503?noredirect=1
很可惜,拍不出太魯閣的大器與壯觀.
想到什麼再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