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目標是順著沿海的公路繞台灣一圈,目標為四極點。(練習曲、不老騎士開始發想)
期間:2018/12/09-2018/12/14
名言:「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了。」 ---- 電影《練習曲》
主要是過程,做了什麼、經歷了什麼、改變了什麼,享受感覺,然後完成一個目標。
走出去,離開舒適圈,離開是沒有問題的。
首先要
感謝老天爺的幫忙,一路上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感謝天公作美,一路上天氣還算不錯,只有最後一天在下大雨。
感謝一路上的加油站與便利商店,提供加油、休息與上廁所的地方。
感謝Google Map的導引。
前面做的功課:
機車環島規劃
機車環島準備清單Check List
本來打算稍早或稍晚點,不是這個時間去的,因為一些事做了調整,且政府的暖冬補助專案於2018/11/01-2018/12/31期間可以申請旅遊補助;但是我誤會了,網站上沒說明得清楚,思緒有點被誤導,以為後面4天(在高雄、台東、花蓮、宜蘭)都可以申請補助,結果是每個身分證只能申請一次,少算了一些費用。
一直到出發前還在想會是什麼樣的滋味與感覺?
出發前夕恐懼、興奮的感覺參雜。
出發後就感覺放開了,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一路的走下去,也覺得新鮮、有趣、很特別。
出發前最擔心的是刁車,125c.c.的12年老機車,拋錨在人煙稀少的地方該怎麼辦,呼喚天地不靈不應,所以事前有去做了機車的整備,希望能減少拋錨的機率。
二怕下大雨,一旦下起雨來,視線不佳,騎車變得相對比較危險,心情也會受到影響,也就開心不起來。
三怕迷路,不過有Google Map的幫忙,不至於太離譜。
騎摩托車感覺會比開車或坐遊覽車的感受明顯,很直接的感受到外界的迎面而來的刺激以及沿途的景色,尤其在蘇花公路上,視覺上的感受更強烈。
而且一個人騎乘時,那種孤寂、蒼涼的感覺會特別放大。
休息時,有時會遇到看起來同樣在環島的人,有團體、有情侶、也有個人,很想跟他們聊聊天,不過怕熱臉去貼人家冷屁股,就算了。
覺得滿足與充實及愉快。
=======================================================================
四極點
極西點:台南國聖燈塔,這裡都是沙、風又大,害我單眼不敢拿出來拍。
極南點:屏東鵝鑾鼻燈塔,機車停車費10元,門票60元,只有在屏東是好天氣,其他的時間都陰陰沉沉的,兼或下著毛毛雨,最後一天還下起大雨了。
這邊還有個台灣最南點,從這其實可以直接到屏東鵝鑾鼻燈塔,中間只隔著一道鐵門,不過禁止從鐵門來往兩邊。
又濕又冷的最後一天。
極東點:新北三貂角燈塔,到這雨變小;離開,雨又變大。
極北點:富貴角燈塔(從富基漁港進入),因下雨,將手機套上塑膠袋,可能是又悶熱,造成水氣滲入鏡頭,前鏡頭正常沒水氣;後鏡頭有水氣,拍得好像起霧似的,到這後,雨開始變小了,到三芝後,基本就沒雨了。
=====================================================================
海線風非常大,有時連我都會有被風吹走的感覺,尤其是台東段部分,那個風實在超狂野的,但是海線的路相對好走,比較安全。
行程主要是在東部,西部是過過水,一定要經過的,第一天到彰化鹿港,第二天到高雄小港,西部濱海的道路還算不錯,沒有很多的坑坑洞洞,但有很多的工業區,感覺東北角的坑洞最多。
第一天
八里的某7-11,出發時,台北正下著間歇小雨,差不多過了桃園就沒雨;忘了帶隨行杯,在桃園經過一家不是連鎖的超市買了一個,路上才有辦法喝點熱的,另外再買了一袋的小塑膠袋(0.04cm*14cm*10cm),預備用來套手機,可以防塵,也可以防水。
好望角,這裡的風超級大,天空陰暗,雨要下不下的,問了一攤賣香腸的大哥,生意很差,平常星期日這個時間點遊客應該要很多的,現在只有一點點,要看下午時段了,遊客會不會多點。
鹿港,老街好長一條,窄的地方容易卡住,第一天準備下榻的地方在附近,逛逛順便在這吃晚餐。
玻璃媽祖廟,只有這一天晚上有騎車出去,畢竟晚上才看得到這個景象。
第二天
除了台南國聖燈塔外,本來還要去故宮南院,結果星期一休館,轉至高鐵嘉義站,發現高鐵站人很多,計程車也很多,利用率應該蠻高的。
比預定時間晚30分鐘到高雄,就嘗到高雄市區塞車的痛苦。
也安排要到漢民夜市逛逛,結果星期一沒有開市。
第三天
要到知本住宿泡溫泉。
大鵬灣跨海大橋,到了這裡,總會想到當兵時,總共下了三次大鵬灣基地。
船帆石
恆春機場,好清靜
第四天
東河包子,不錯吃,可惜早餐已吃,只買了一個肉包嘗嘗。
北回歸線
石梯坪
東大門夜市(福町夜市、原住民一條街、各省一條街、自強夜市組合而成),剛到時,人還少少的,稍晚遊客就多了起來,遊覽車還不少。
記得應該有一個東大門牌坊,怎麼找不到了,還是我記錯。
第五天
一早Checkout後,稍微逛了一下鐵道文化園區一、二。
松園別館,門票要50元,外面看看就好。
這買一個鑰匙圈,希望等一下騎蘇花時能平安順利。
天靈靈地靈靈長命百歲鑰匙圈。
花蓮新站
清水斷崖
晚上預定住宿在礁溪,也是為了要泡溫泉。
感覺雨開始變大,進入蘇花公路安魂碑休息處,停下穿雨褲,果然不久後,大雨就來了。
蘇花公路宜蘭端終點,到這後雨開始變小,突然發現手機不能充電,把手機的電都用光關機了,且感覺很冷,找個騎樓停一下休息,順便整理服裝及手機,沒有手機導航,就麻煩囉。
騎摩托車感受很強烈、直接,尤其在蘇花公路,北上方向更是明顯,右邊就是懸崖峭壁,在還沒開始下雨前,沿路由上往下看海岸,感覺非常壯闊、美麗、偉大。
蘇花公路上有一段隧道,隧道前面有燈,但稍微前進一點後,距離前方隧道出口還蠻遠的距離,有一段隧道完全黑暗、無光,從亮到暗,眼睛會一下子無法適應,有空間迷失的感覺,開車應該還好,對騎機車或自行車的人,會比較危險,忽然間容易失去平衡。
手機雖有套上小塑膠袋,但經過最後一天雨中凌虐後,充電的狀況變得有點不太正常,而且小塑膠袋內悶熱,造成水氣滲入手機的後鏡頭,拍起照就像在霧中似的,可能一段時間後手機就會開始出現問題。
第六天
又濕又冷的一天,因為下著不小的雨,沒有想特別再去其他地點,差不多進入三芝才沒有雨。
=======================================================================
除了第一天有用單眼拍照,第二天到了台南國聖燈塔,因為都是沙,而且風大,不敢拿單眼出來拍,之後就沒有再用過了,有點後悔把單眼帶出來。
GORE-TEX(正牌)外套與好的登山鞋(防水)真的有用,最後一天幾乎都是在雨中騎乘,防水的效果都不錯。
在知本及礁溪的飯店泡溫泉時,不覺得泡得是溫泉水,好像只是單純的熱水。
Google Map導航的路線,並一定是你要走的路線,有時候需要做一些調整,依著導航並不一定完全在規劃的路線上。
有些又直又寬車又少的路騎得很快,不曉得有沒有被測速拍到,還在等看會不會收到掛號。
花費
摩托車維護:3000.-(前輪、皮帶、右照後鏡、喇叭、機油、齒輪油、檢查)。
行車紀錄器:1680.-(這就不寫了,很誇張,不只不能邊充邊錄就,還有其他問題,浪費了)。
行車紀錄器:2688.-(PX大通 B51 機車專用行車記錄器,防水/防震/耐摔)
行動電源(兩port輸出):899.-(ADATA 威剛 P16750 行動電源),供給行車紀錄器及手機電源。
記憶卡(32GB):399.-(SONY 記憶卡 U1 C10)。
手機架:368.-(Hawk H61機車/自行車兩用手機架),自行車也可用。
安全帽:850.-(ZEUS瑞獅 ZS-125E,半罩雪帽,附耳罩款,彈性黑)。
雨衣:1180.-(天德牌 R4雨衣,上衣輕薄版,兩件式雨衣,可拆隱藏鞋套),只用雨褲。
住宿:6750.-(不喜歡住背包客客棧,不然費用會低很多)。
飲料:840.-(一路上的美式咖啡、巧克力牛奶)。
用餐:2000.-(除飯店附的早餐外的餐點,隨便吃吃,路邊攤、便利商店或餐廳)。
油錢:1000.-
門票:60.-(鵝鑾鼻燈塔)
停車費:40.-(鵝鑾鼻燈塔、三仙台、石梯坪)
其他:145.-(隨行杯-負20度c-100度c、小塑膠袋-0.04cm*14cm*10cm)
其他:?忘記沒算到的
合計共約:23500.-
=======================================================================
軌跡
DAY1(12/09)-211KM
DAY2(12/10)-253KM
DAY3(12/11)-248KM
DAY4(12/12)-186KM
DAY5(12/13)-138KM
DAY6(12/14)-150KM
更多照片在 https://photos.app.goo.gl/6J1chzFpFdFeDuzSA
想到哪寫到哪,沒有去注意句子的前後與通暢。
想到什麼再補。
本來打算稍早或稍晚點,不是這個時間去的,因為一些事做了調整,且政府的暖冬補助專案於2018/11/01-2018/12/31期間可以申請旅遊補助;但是我誤會了,網站上沒說明得清楚,思緒有點被誤導,以為後面4天(在高雄、台東、花蓮、宜蘭)都可以申請補助,結果是每個身分證只能申請一次,少算了一些費用。
一直到出發前還在想會是什麼樣的滋味與感覺?
出發前夕恐懼、興奮的感覺參雜。
出發後就感覺放開了,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一路的走下去,也覺得新鮮、有趣、很特別。
出發前最擔心的是刁車,125c.c.的12年老機車,拋錨在人煙稀少的地方該怎麼辦,呼喚天地不靈不應,所以事前有去做了機車的整備,希望能減少拋錨的機率。
二怕下大雨,一旦下起雨來,視線不佳,騎車變得相對比較危險,心情也會受到影響,也就開心不起來。
三怕迷路,不過有Google Map的幫忙,不至於太離譜。
騎摩托車感覺會比開車或坐遊覽車的感受明顯,很直接的感受到外界的迎面而來的刺激以及沿途的景色,尤其在蘇花公路上,視覺上的感受更強烈。
而且一個人騎乘時,那種孤寂、蒼涼的感覺會特別放大。
休息時,有時會遇到看起來同樣在環島的人,有團體、有情侶、也有個人,很想跟他們聊聊天,不過怕熱臉去貼人家冷屁股,就算了。
覺得滿足與充實及愉快。
=======================================================================
四極點
極西點:台南國聖燈塔,這裡都是沙、風又大,害我單眼不敢拿出來拍。
極南點:屏東鵝鑾鼻燈塔,機車停車費10元,門票60元,只有在屏東是好天氣,其他的時間都陰陰沉沉的,兼或下著毛毛雨,最後一天還下起大雨了。
這邊還有個台灣最南點,從這其實可以直接到屏東鵝鑾鼻燈塔,中間只隔著一道鐵門,不過禁止從鐵門來往兩邊。
又濕又冷的最後一天。
極東點:新北三貂角燈塔,到這雨變小;離開,雨又變大。
極北點:富貴角燈塔(從富基漁港進入),因下雨,將手機套上塑膠袋,可能是又悶熱,造成水氣滲入鏡頭,前鏡頭正常沒水氣;後鏡頭有水氣,拍得好像起霧似的,到這後,雨開始變小了,到三芝後,基本就沒雨了。
=====================================================================
海線風非常大,有時連我都會有被風吹走的感覺,尤其是台東段部分,那個風實在超狂野的,但是海線的路相對好走,比較安全。
行程主要是在東部,西部是過過水,一定要經過的,第一天到彰化鹿港,第二天到高雄小港,西部濱海的道路還算不錯,沒有很多的坑坑洞洞,但有很多的工業區,感覺東北角的坑洞最多。
第一天
八里的某7-11,出發時,台北正下著間歇小雨,差不多過了桃園就沒雨;忘了帶隨行杯,在桃園經過一家不是連鎖的超市買了一個,路上才有辦法喝點熱的,另外再買了一袋的小塑膠袋(0.04cm*14cm*10cm),預備用來套手機,可以防塵,也可以防水。
好望角,這裡的風超級大,天空陰暗,雨要下不下的,問了一攤賣香腸的大哥,生意很差,平常星期日這個時間點遊客應該要很多的,現在只有一點點,要看下午時段了,遊客會不會多點。
鹿港,老街好長一條,窄的地方容易卡住,第一天準備下榻的地方在附近,逛逛順便在這吃晚餐。
玻璃媽祖廟,只有這一天晚上有騎車出去,畢竟晚上才看得到這個景象。
第二天
除了台南國聖燈塔外,本來還要去故宮南院,結果星期一休館,轉至高鐵嘉義站,發現高鐵站人很多,計程車也很多,利用率應該蠻高的。
比預定時間晚30分鐘到高雄,就嘗到高雄市區塞車的痛苦。
也安排要到漢民夜市逛逛,結果星期一沒有開市。
第三天
要到知本住宿泡溫泉。
大鵬灣跨海大橋,到了這裡,總會想到當兵時,總共下了三次大鵬灣基地。
船帆石
恆春機場,好清靜
第四天
東河包子,不錯吃,可惜早餐已吃,只買了一個肉包嘗嘗。
三仙台
北回歸線
石梯坪
抵達花蓮,Checkin後,準備要去東大門夜市時,突然發生地震,雖然只是四級,而且房間在二樓,但感受非常強烈,嚇了一跳,有一些房客嚇得跑到飯店外。
住宿地點距離夜市走路約15分鐘,就走路過去,順便散步、動一動,看能不能多吃一點。😃
住宿地點距離夜市走路約15分鐘,就走路過去,順便散步、動一動,看能不能多吃一點。😃
東大門夜市(福町夜市、原住民一條街、各省一條街、自強夜市組合而成),剛到時,人還少少的,稍晚遊客就多了起來,遊覽車還不少。
第五天
一早Checkout後,稍微逛了一下鐵道文化園區一、二。
松園別館,門票要50元,外面看看就好。
這買一個鑰匙圈,希望等一下騎蘇花時能平安順利。
天靈靈地靈靈長命百歲鑰匙圈。
花蓮新站
清水斷崖
晚上預定住宿在礁溪,也是為了要泡溫泉。
感覺雨開始變大,進入蘇花公路安魂碑休息處,停下穿雨褲,果然不久後,大雨就來了。
蘇花公路宜蘭端終點,到這後雨開始變小,突然發現手機不能充電,把手機的電都用光關機了,且感覺很冷,找個騎樓停一下休息,順便整理服裝及手機,沒有手機導航,就麻煩囉。
騎摩托車感受很強烈、直接,尤其在蘇花公路,北上方向更是明顯,右邊就是懸崖峭壁,在還沒開始下雨前,沿路由上往下看海岸,感覺非常壯闊、美麗、偉大。
在蘇花公路上時,因大卡車較無力爬坡,爬坡時大卡車速度變得很慢,如果大卡車有要禮讓先行前進的話,有辦法時盡量趕快超過。
蘇花公路上有一段隧道,隧道前面有燈,但稍微前進一點後,距離前方隧道出口還蠻遠的距離,有一段隧道完全黑暗、無光,從亮到暗,眼睛會一下子無法適應,有空間迷失的感覺,開車應該還好,對騎機車或自行車的人,會比較危險,忽然間容易失去平衡。
手機雖有套上小塑膠袋,但經過最後一天雨中凌虐後,充電的狀況變得有點不太正常,而且小塑膠袋內悶熱,造成水氣滲入手機的後鏡頭,拍起照就像在霧中似的,可能一段時間後手機就會開始出現問題。
第六天
又濕又冷的一天,因為下著不小的雨,沒有想特別再去其他地點,差不多進入三芝才沒有雨。
=======================================================================
除了第一天有用單眼拍照,第二天到了台南國聖燈塔,因為都是沙,而且風大,不敢拿單眼出來拍,之後就沒有再用過了,有點後悔把單眼帶出來。
GORE-TEX(正牌)外套與好的登山鞋(防水)真的有用,最後一天幾乎都是在雨中騎乘,防水的效果都不錯。
在知本及礁溪的飯店泡溫泉時,不覺得泡得是溫泉水,好像只是單純的熱水。
Google Map導航的路線,並一定是你要走的路線,有時候需要做一些調整,依著導航並不一定完全在規劃的路線上。
有些又直又寬車又少的路騎得很快,不曉得有沒有被測速拍到,還在等看會不會收到掛號。
花費
摩托車維護:3000.-(前輪、皮帶、右照後鏡、喇叭、機油、齒輪油、檢查)。
行車紀錄器:1680.-(這就不寫了,很誇張,不只不能邊充邊錄就,還有其他問題,浪費了)。
行車紀錄器:2688.-(PX大通 B51 機車專用行車記錄器,防水/防震/耐摔)
行動電源(兩port輸出):899.-(ADATA 威剛 P16750 行動電源),供給行車紀錄器及手機電源。
記憶卡(32GB):399.-(SONY 記憶卡 U1 C10)。
手機架:368.-(Hawk H61機車/自行車兩用手機架),自行車也可用。
安全帽:850.-(ZEUS瑞獅 ZS-125E,半罩雪帽,附耳罩款,彈性黑)。
雨衣:1180.-(天德牌 R4雨衣,上衣輕薄版,兩件式雨衣,可拆隱藏鞋套),只用雨褲。
住宿:6750.-(不喜歡住背包客客棧,不然費用會低很多)。
飲料:840.-(一路上的美式咖啡、巧克力牛奶)。
用餐:2000.-(除飯店附的早餐外的餐點,隨便吃吃,路邊攤、便利商店或餐廳)。
油錢:1000.-
門票:60.-(鵝鑾鼻燈塔)
停車費:40.-(鵝鑾鼻燈塔、三仙台、石梯坪)
其他:145.-(隨行杯-負20度c-100度c、小塑膠袋-0.04cm*14cm*10cm)
其他:?忘記沒算到的
合計共約:23500.-
=======================================================================
軌跡
DAY1(12/09)-211KM
DAY2(12/10)-253KM
DAY3(12/11)-248KM
DAY4(12/12)-186KM
DAY5(12/13)-138KM
DAY6(12/14)-150KM
更多照片在 https://photos.app.goo.gl/6J1chzFpFdFeDuzSA
想到哪寫到哪,沒有去注意句子的前後與通暢。
想到什麼再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